【台灣旅遊】直擊台南超人氣殭屍展 亞洲地獄幽魂心驚巡行【內附多圖】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2/07/06 17:10

最後更新: 2022/07/06 17:10

分享:

分享:

於台南市美術館舉辦的《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》展覽,人人為一睹3隻「殭屍」的風采,所穿為真正清朝的官服,面目猙獰「吊腳」而跳,造型逼真。(馮柏偉攝)

現於台南市美術館舉辦的《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》展覽,確是未展先轟動,當中尤以3隻吊腳陰森的「殭屍先生」最為驚嚇,由「靈界」廣傳至網界,話題性席捲港台兩地。記者往現場參觀,只覺其策展涉及亞洲的信仰想像,兼切入法國人的文化詮譯,絕非靠嚇咁簡單,展場如何精采,現為大家直擊報道。

這個台南的《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》自6月25日開展,但之前有宗教團體反對,又有指內容太恐怖兒童不宜,如此更引來觀眾好奇,結果展出首日人潮已滿瀉要截龍,標題黨說是「陽氣太盛嚇壞殭屍」,令展覽的話題性燒得更旺。

台灣的恐怖電影《鬼戀》,製作於1958年,為著名的海報繪師陳子福所畫,值得留意這畫是畫於棉布之上,相當特別。(馮柏偉攝)

是次展覽,其實是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(Musee du quai Branly)於2018年推出之「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」特展,並與台南市美術館共同策劃,主要由台灣、日本、泰國三地,從傳統文物及作品延伸至流行文化,闡述數個世紀以來東南亞對魅域異界的恐懼與想像。透過凱布朗利博物館亞洲文明部策展人Julien Rousseau及其團隊說故事,所以某程度上,是法國文化與亞洲信仰的碰撞詮釋。

裝置地獄作品 呈現輪迴觀念

首區的主題是「地獄的想像」,入場後是藝術家顏忠賢的作品《地獄變相》,以布紮公仔模擬城隍爺的審判場景,並書有「爾來了」3個大字,配以牛頭馬面的造型人偶,具氣勢之餘亦教人心中發毛。在此區,所挑選的台灣作品皆以其地域視野呈現對於地獄想像的形象,當中可看見傳統中國的鬼怪帶有嚇阻的猙獰面貌以及非人的特徵。

日本可愛的三眼妖怪,以及河童的面譜,造型帶點萌味。(馮柏偉攝)

另外,也有「十殿地獄圖掛軸」,為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清朝作品,每畫都勾勒細膩,仔細觀看作惡者下地獄時的行刑慘狀,勾起童年時看虎豹別墅後的餘悸,也對應因果輪迴的觀念。

日泰經典妖怪大晒冷

至於第二區,則是「遊返的鬼魂」。佛教認為人死後到轉世投胎之前,要經歷一段等待的時間,這種假設很可能助長了世人對幽魂的想像。然而,各種對幽魂形象的描繪,主要是在世俗、民間藝術中發展起來的。

「日系」鬼怪中,則有多幅江戶時期的繪畫,都是那身形修長而面容慘白,想討回公道的女子,從前她們叫阿岩(《東海道四谷怪談》,1959)、雪女(《怪談雪女》,1968),如今則叫山村貞子(《七夜怪談》,1998)或伽椰子(《咒怨》,2002),這些都是日本影視幽冥界的icon巨星。展品中還有鬼太郎公仔、妖怪面具,為展覽帶來一點萌趣。此區加入了這些具有地方書寫性質的台灣妖怪,以及受日治時期影響的相關作品,電影方面也選擇了台灣鬼怪相關的海報展出。

日本江戶時代的幽靈圖,也奠定了日後坊間對「日系女鬼」的形象投射。(馮柏偉攝)

至於泰國版的妖怪,代表人物肯定是飛頭女鬼克拉蘇,人首而下身拖着內臟,驚嚇度十足。在泰國的民間信仰中,泛靈(泰文中的Phi)與佛教是並存的。泛靈的概念包含許多超自然存在:自然、土地的精靈,幽魂或餓鬼。

較為重要的靈與祖先的魂魄有關,他們是社會不同層級的守護神,像是家宅、社區、廟宇、城鎮、省等等。其他的靈則附身在自然界,比如樹木、河流或石頭。相反,野蠻未開化的靈則多半在樹林裏遊蕩,無法獲得供養,也是泰國鬼片常見的題材。

台灣藝術家張季雅的「台灣妖怪系列」繪圖,包括著名的魔神仔、虎婆姑等。(馮柏偉攝)

壓軸「殭屍」靈幻跳

到了重頭戲第三區,主題為「幽靈狩獵」,人人為一睹3隻「殭屍」的風采,排隊時還播放着林正英主演的名作《殭屍先生》。據台南美術館的公關吳岱芳表示,這是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於2018年推出之「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」展品之一。「他們所穿的均是清朝的官服,只是頭和手以乳膠製成,也是法國人對《殭屍先生》的詮釋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這區介紹中國人的祭祀與喪葬儀式,人們借助宗教的力量期盼可以擺脫精神及心靈上的恐懼,並在儀式上附加更多迂迴的特性來加固信仰的力量,藉以保護自己、驅趕鬼魂。而展出的符咒、法器、配件等都是連通陰陽的媒介,經過時間及文化的淬鍊流傳至今,警惕世人的所作所為。

其他展品方面,有台灣有象徵葬禮及祭祀使用的金紙、在廟宇牌樓處的交趾陶,作為神鬼與人世之間的紐帶與通道等,貼近近代日常對於未知幽魂的想像與精神,寄意尤深。

亞洲的地獄與幽魂

展期:即日至 10 月 16 日
地點: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臺南市美術館2館
收費:普通票 200 台幣/52港元
網址:www.tnam.museum/exhibition/detail/332

記者:馮柏偉